您现在的位置: 九里香 > 九里香炮制 > 正文 > 正文

凌霄花二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5 16:39:53

第二章连翘

(本图来自于互联网)

连翘属落叶灌木,早春先叶开花,花开香气淡雅,满枝金黄,煞是好看。主通利五淋,散诸经血结气聚,治耳聋浑浑焞焞。

南轩老人姐姐住在渡船码头上游不远的黄家坪,黄家坪离车站大概三四里路,老人没用多久就到了姐姐家。姐姐嫁入黄家四十多年了,这桩婚事由双方的祖父母决定,楠轩的姐姐一岁时就跟黄家大少爷定了娃娃亲。黄家世代书香门第,两家可谓是门当户对。姐姐从小就被祖母带在身边教养,一切都是按照旧时当家大少奶奶培养着,家事女红无一不精,温良端庄让人无话可说。读书充其量只能算是认得些字,诗词歌赋一窍不通。楠轩的姐姐名为连翘,在连翘十五岁那年就被黄家高高兴兴,热热闹闹的迎进了家门,小夫妻俩日子过的也还算甜蜜。为了小郎君的前途,家里的长辈安排小郎君外出读书,十五岁的姐姐在家侍奉公婆,头些年小郎君总有各式各样的借口回来小住些日子,离开的时候眼里也会透着万般的不舍。可惜好景不长,外出读书的小郎君,渐渐的不再转回家门,即使有事回来,也不过呆个两三天就脚底抹油溜之大吉。连翘在无尽的思念中等待,也在思念中为他的郎君生下第一个女儿。婆婆公公开始抱怨连翘生不出儿子,是要断他们黄家的香火了。好在祖父母喜欢连翘,日子还算过的去。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连翘才敢偷偷抹泪,却不知要如何挽回郎君的心。五年后祖父母相继去世了。连翘的第二个女儿出生不久,有一天郎君回来说:他养在城里的女人怀了他的孩子,他必须娶这个女人进门,这时连翘才知道,自己的郎君不愿意回家是养了外室。公婆其实早就知道了,只是瞒着她,公婆说事到如今也只有纳了那个女人进门。可是郎君不同意说;“文苑是一个读书的女人,绝对不会给人做妾,做一个平妻已经够委屈她了。”连翘受不了如此打击直接晕了过去。等她醒来留下的只有无限的悲哀和嗷嗷待哺的小婴儿。她的公婆随着她深爱的郎君去看另一个可能为黄家产下麟儿女人了,一切似乎已成定局。望着襁褓中的小女儿,连翘只有强打精神过日子。时间一晃就大半年就过去了,公婆一直未回,本想着自己就这样平静的过一生或许也不错。没想到有一天郎君突然回来了,对她极尽温柔,言语中陪够了小心,帮着她忙前忙后。连翘以为郎君回心转意了,高兴的像小姑娘一样羞红了脸。直到第三天晚上,郎君紧紧的抱着她说:“连儿,我很喜欢你,喜欢你的端庄秀丽,更喜欢你的懂事和孝顺。文苑没有你漂亮,也没有你端庄,但我是一个男人,我爱她的柔情似水和善解人意。如果非要在你们中间选择一个,我只会选她不会选你。你是长辈们安排给我的婚姻,文苑是我自己心爱的女人,为了爱情我宁可不要这婚姻。何况文苑已经给我诞下麟儿,黄家终于有后了,父母亲都高兴坏了。你应该感谢她,我们有儿子了,黄家有后你的父母也不会因为无子,而担心你被黄家休了,只要你能让她体面的进门,她同意我每个月都抽些时间回来陪陪你和孩子。这样你没有失去丈夫,孩子们也不会失去母亲,你没有什么损失。你看文苑是多么的通情达理,你一直是非常懂礼数识大体的女人,一定不会为难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吧。”连翘听完这些话颤抖着身体,默默的流泪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郎君轻轻的抚摸着她的背,柔声接着说:“连儿你好好想想吧,你真的没有什么损失,虽然你不懂什么是爱情,但是你应该感谢她才是,因为爱情是自私的,文苑把她最珍贵的爱情都跟你分享了,你不应该抱怨什么,也没权利抱怨,因为爱情才是最高尚的、最纯粹的。”连翘哽咽着说:“她抢走了我的丈夫,我还要感谢她这是什么道理!”她的郎君不耐烦的推开了她,并且提高声音说到:”凌连翘我再一次声明,我不是你的,我是自由的!我们的婚姻是只是长辈安排的,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难道你真的要我写一封休书给你,结束我们的婚姻你才甘心吗?你想过孩子吗?我不能保证文苑进门后能善待你的女儿!你怎么能那么狠心呢?你真的还是我的连翘吗?那一个善良而又通情达理的连翘吗?我对你不好吗?你真的要毁掉我们的婚姻是吗?那好,我给你休书,你现在就可以走了。”说完就转过身去,不再出声了。连翘到这个时候除了哭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不知过了多久,那个受尽委屈的郎君转过身来把连翘抱进怀里轻声说:“连翘,想通了吗?就算你不为我着想,也要为我们的孩子着想,为这个家着想。如果你不愿意和她住在一起,我们可以退一步,把她安排在长沙城里,不来碍你的眼。你就点个头好不好,不做声我就当你答应了。就知道我的连儿最通情达理了。别哭了,早点睡吧。我在家多陪你几天,就算是给你赔罪。你也好久没回娘家了,这一段时间外面风言风语,老爷子只怕早就晓得了,明天我陪你一起去看看他,让外面的人看看我的连儿是多么的大度,根本不会无理取闹。也好让老爷子放心,这个孙女婿他没选错。因为不论你犯了什么错,就算你不能为黄家延续香火,我也不会放弃你,更不会抛弃你。”说着话,天就亮了。连翘今天不想起身去做早饭,就干脆闭着眼假装听不到孩子的呼唤声,她真想就这样永远不起来。旁边的人轻轻的坐起身,穿好衣服走出了房门。半个时辰后,郎君带着大女儿来到了她的床边。微笑着轻声的说:“连儿起来吃饭了,你看孩子们都饿了。”正说着大女儿突然哭了起来,问:“妈妈你为什么不要我们了?就是因为弟弟吗?可是弟弟还那么小,我们不能不要他,妈妈你就不要生气了。我也喜欢弟弟,可我更喜欢妈妈,你不能不要我们。”说完就跪在连翘的床前。郎君坐在床边,把连翘抱着转过身来说道:“连儿你看,孩子都给你跪下了,不要再闹脾气了好不好。孩子们吃过饭就去外婆家玩几天。”女儿听到一下子从地上蹦了起来连声说:“好!好!”连翘看着自己的孩子,无奈的从床上爬了起来。郎君陪着连翘在娘家住了三天,就急急忙忙的离开了。一个月后,连翘就听外面回来的人说:她的郎君用三媒六聘,大红花轿把那个叫文苑的女人抬进了家门,那个场面比连翘当初进门时更热闹,当天族长开了祠堂,让文苑和她的儿子拜了祖先,名字也上了族谱。还因为是双喜盈门,连唱了三天大戏。听到这个消息连翘在后正房,不吃不喝整整坐了三天。三天后,当她走出房间时,头发花白,面目憔悴,瘦的只剩下皮包骨了。后来的几十年间,连翘终还是生养了五个女儿,丈夫常年在外,连翘的心也渐渐冷了,连抱怨的心思都没了。大女儿早年随父外出读书,学成之后回来把老二老三都带了出去。如今家里就剩下老四老五,老四年方二八,老五比娃娃大两岁,过了年也才五岁。楠轩刚走进姐姐的家门,老五高兴的喊道:“姆妈,姆妈,舅舅来了。”老人轻轻的把娃娃放下,从行李中拿出一包糖和一包饼干递给老五。微笑着对小侄女说:“细满妹子,这是给你吃的。”话音未落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轻柔的女声:“楠轩你每次来都给她带东西,所以细伢子想吃东西了就会问:舅舅什么时候来。”说着一个五六十来岁的小脚女人,头上戴着绒线帽,发髻上插着一支金钗,摇摇晃晃的从内堂慢慢走了出来。楠轩笑着对她说:“姐,我刚从城里回来,这是兰伢子给你买的荔枝、桂圆。”接着低头对脚边的孩子说:“娃娃这是姑外婆。”“姑外婆!”孩子乖乖的喊了声。“娃娃乖。细满妹子你带着娃娃去天井里玩,莫要她绊哒。喊姐姐到灶里拿点煨红薯喂给娃娃吃,跟姐姐讲小心点莫烫哒娃娃。”连翘一边说着一边给弟弟泡茶。老人对姐姐说“姐莫忙,我歇口气就要走。”“这是兰伢子的妹子吧,歇一晚再走啰。”连翘笑着挽留到。“不了,出来十多天了,屋里还不晓得怎么样了。”姐姐叹了口气说道:“那就吃过午饭再走,饭马上就好,我只要炒个菜就好了。”楠轩老人笑着对姐姐说:“不哒,娃娃太小,我要早点赶回去。太晚怕吓哒她,下次来吧。”姐姐无奈的点点头:“你等下我,灶里煨红薯,再拿点梅干菜,今天细满妹子吵着要吃肉,我蒸了点腊肉,我帮你包一点,你带了路上吃,莫饿哒肚子。”楠轩连连点头微笑着说:“好!姐,你也多回去看看,现在你屋里冇得老人了,你可以带着孩子们回去住一阵子。”“楠轩啊,我哪里走的开啰,我一走,看屋的人都冇得,屋里的猪啊、鸡啊那个人给喂哦。”连翘苦笑着回答到。“姐,你把箩借给我用一下。等有人来的时候我再喊他们带给你。”“冇关系,你拿去用。我放着也冇用,你下次来,给我打一担细一点的箩,这担箩大满妹子实在担不起。”“好!”楠轩笑着点头到。老姐弟俩一边说着一边来到杂屋,取了箩筐扁担,又到柴房的楼上取了些稻草。楠轩把一个箩筐里垫上了一层干净的稻草,然后从行李中拿出自己的黑色的土布棉衣裤和苞裙。他把苞裙认真地布铺在稻草上面,接着把身上的新棉衣裤脱下,换上了土布衣裤,用新棉裤仔细的围在箩筐的周围。接着,走到天井蹲下来跟两个小姑娘说:“娃娃,我们要回去啰,下次再来跟细满姨玩好不。”娃娃不舍的回答说:“细满姨跟我们一起回去好不。”细满妹子也看着她舅舅,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楠轩老人为难的跟两个小姑娘说到:“细满妹子,下次舅舅专门来接你好不?”娃娃不满的问道:“为什么要下次啊,我不要。”老人轻声解释道:“娃娃,我们还要走很远的路,公公没办法带着你们俩一起走。娃娃喜欢细满姨,公公一定很快就来接她好不?”然后转过头认真地跟他小侄女说:“细满妹子过些天舅舅一定会来接你去家里玩的。”小侄女乖巧的点头说:“舅舅你一定要快点来接我。”“好!舅舅一定快快来接你。”楠轩老人抱着娃娃站起来向着堂屋走去。来到堂屋,他把娃娃轻轻的放在箩里,盖上新棉衣。旁边的姐姐忙说到:“楠轩你怎么不把细伢子的鞋子脱掉,新棉衣都搞脏了。”说着转身走进了卧房,拿出一个汤婆子到厨房灌满了热水,小心的放在娃娃的脚边的稻草里,然后帮她把鞋子脱下来放在另一边的箩里。老人连忙从行李中找出来一双编织的绒线鞋子给娃娃穿上。姐姐拿来了一些红薯干和菜干放在娃娃的身边。“娃娃,带着路上吃,坐好了不要乱动,别摔出来了。楠轩你赶紧赶路吧,我就不留你了。”老人担着娃娃和行李很快来到了河边,在拦河坝前停了下来,放下担子蹲下来对娃娃说:“娃娃我们要过河了,娃娃不要乱动,不能爬起来跟公公玩。”然后又从行李中找出了一个布娃娃和一些糖果放在孩子的手中。还是不放心的又嘱咐到:“娃娃乖,娃娃如果害怕就闭着眼睛睡一会,公公很快就会过去。”娃娃好奇的看着大河高兴的说:“公公,我不怕,我不爬起来。”老人起身挑起担子,让孩子这一边在上水,两个手紧紧的抓住箩筐的吊绳,在河边来回走了几趟,他又试了试步幅度,这才小心翼翼的走上了拦河坝。过河后,继续沿河而上,河岸边的田里开满了紫色小花。孩子高兴的喊起来:“公公,花,好多花,我要花。”说着就爬了起来。老人看着孩子说:“娃娃,公公帮你折花,你可以下来玩一会。但是不能到田边来,也不要跑远了,好不好?”孩子拍着手说:“好!公公最好了。”只玩了一小会就忙着赶路。老人挑着孩子来到了一个叫古樟岭的地方,小路离开了河边,需翻山而过,山上树木生长茂盛,小路在林中穿行,山上有棵古樟树,五人合抱也抱不住它。据说这颗樟树长在山顶的路边已经有几百年了,巨大的樟树遮天蔽日,古樟岭因此而得名。天热时,过路的人都会在此歇脚。几年前一天晚上,突然大雨倾盆、电闪雷鸣,风雨中古樟被一个炸雷劈成两半,同时被雷劈死的还有一条大花蛇。有人说是因为樟树成精,做了坏事所以天降大雷劈了它,这条蛇是被连累的。也有人说是这条蛇成了精,害了人躲进树洞里,连累古樟被雷劈的,总之说什么的都有,那颗被劈成两半的古樟树没人敢要,于是枯木一直留在原地,现在还能看到大樟树的周围被雷火烧灼的痕迹。阴凉地方没了,路人也不在此歇脚了,野草疯了一样的生长,几年过去此处就荒凉的有些怕人了。楠轩老人快步下了古樟岭,走了不一会就来到了黑石口,黑石口再往前走,两边就都是石头山,石头山上寸草不生,经过成千上万年的风化,石头山上奇形怪状的岩石变得漆黑,当太阳在云彩里进出的时候,明暗变化下奇形怪状的岩石就像活了过来一样,有的你感觉它会一直在跟着你,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还有的一直紧紧的盯着你,也有悄悄探出头的,就好像随时都会出来打劫你。中间还有一座山,像一个人坐在那里,它有一个尖尖脑袋,圆圆的肚子,两个手里还抱着一个孩子。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你看到的都不一样。有时你觉得它像一座慈祥的佛,有时你又会觉得它是一个充满恶意的妖,总之是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情,它就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小路有时是从石山脚下穿过,头顶的巨石会让人有一种莫名的压迫感,好像随时都能落下来置你于死地。一阵冷风迎面吹来,更会让人毛骨悚然。小路沿着山涧而行,只有正中午能见着些许太阳,风会随着季节和气候从石山的不同方向吹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更会让人觉得阴深恐怖,尤其到了晚上,人们往往更愿意结伴同行。老人轻声细语的说:“娃娃舅舅快来了,我们跟舅舅玩游戏好不?”孩子开心地说:“好!公公我们要跟舅舅玩什么呢?”老人回答说:“我们跟舅舅玩躲咪猫。娃娃你要躲好,不要让舅舅找到哦。”孩子开心的把自己藏进了老人的棉袄里。老人跟孩子说:“娃娃,你闭上眼睛,不要做声哦。这样舅舅就不会找到你了。”老人说完就哼起来不知名的山歌,箩担伴随着歌声在风中起舞,轻柔的山歌就像是一首摇篮曲,不一会孩子就在歌声中静静睡着了。穿过石山,前面豁然开阔,河岸两旁田里的草籽绿意盎然,紫色的小花在风中摇曳。远处的桃花也开的正艳,蜜蜂在花丛忙碌着,蝴蝶也跟着在田间翩翩起舞。河边的垂柳也偷偷地冒出了嫩绿的小芽,想着多分些春风,藏进自己的胸中。河水清澈见底,河里的小鱼、小虾趴在石头上疏懒的晒着太阳。偶尔也会有几只螃蟹出来搅局。这时候鱼虾就会一哄而散,安静的水面马上就热闹起来。螃蟹过后一切又会归于平静。两边的山上翠竹林立,竹林中也夹杂着一些低矮的灌木和笔直杉树,有的已经换好了春装,有的还披着冬季暗红色的外袍,煞是好看。老人唱着属于自己的山歌,脚下的步伐也更加轻松了。石板路的那头迎面走来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对老人喊道:“爹,你到咯里哒。”老人站住高声喊道:“莱儿你才来,又困懒觉去哒吧。”不知是说话声太大吵醒了孩子,还是孩子早已经醒来,半睁眼睛从箩里探出了脑袋。老人微笑对孩子说:“娃娃舅舅来接我们了,你喜欢他吗?”孩子点头笑着说:“公公,舅舅找到我了吗?”老人摇摇头乐了。

(图:飞扬摄)

“穿过石山,前面豁然开阔,河岸两旁田里的草籽绿意盎然,紫色的小花在风中摇曳。远处的桃花也开的正艳,蜜蜂在花丛忙碌着,蝴蝶也跟着在田间翩翩起舞。”

第二章完

编辑排版海上的鲲鱼

(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喜欢本文的,可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ulixianga.com/jlxpz/126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九里香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