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今天是24节气的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这个时节,因为人们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所以取名白露。
其实露珠一年四季都有的,只是秋季最多了。
这是因为,白露时节,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季节,夜寒日里热。不管白天有多么炙热灿烂,太阳一落山,气温便迅速下降。
又因为地面上的花草、石头等散热往往比空气快,温度比空气低,所以,当含着水滴的空气碰到这些温度较低的小花、小草的时候,便会凝结成细小的水珠,这,就是露珠。
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露水的形成是有条件的,需在大气较稳定,风小,天空晴朗少云,地面热量散失快的天气条件下才能形成。
如果夜间天空有云,地面就像盖上一条棉被,热量碰到云层后,一部分折回大地,另一部分则被云层吸收,被云层吸收的这部分热量,以后又会慢慢地放射到地面,使地面的气温不容易下降,露水就难出现;
如果夜间风较大,风使上下空气交流,增加近地面空气的温度,又使水汽扩散,露珠也很难形成。
所以,露珠还有气象预报的功能,“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白露三候
白露一候,鸿雁来这是说呢,大雁开始飞往南方过冬了。
我试着问小包子,还记不记得大雁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
小包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是雨水吧,雨水二候鸿雁来。
妞还记得,甚为欣喜。
其实每次说到大雁,我脑子里首先浮现出的,便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那篇课文了——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那会儿,课本只告诉我们大雁是这样飞的,却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
直到后来当了妈,要给小包子讲大雁,我才知道,原来大雁们摆队形并不只是为了耍酷。
大雁是南北迁徙的候鸟。
它们总是春天北去,秋天南往,非常准时。以至于人们也把秋天称为雁天。
不过,这种迁徙却并不是“浪漫”旅行,因为途中要经历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可谓历尽千辛万苦。
所以,大雁们就选派出一只体壮力强的“头雁”在前面带队。
每当头雁扇动翅膀的时候,翅膀尖上就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从下面往上的风(上升气流),有了这股气流,后面的大雁就会飞起来很轻松,从而节省了体力,整个雁群就不必休息很多次。
其实,相同的原理在田径场上也有,中长跑的比赛中一些有经验的运动员不会一开始就去跑在第一位,而是紧跟一个后面跑,因为这样空气对他的阻力会比第一位的小。跑起来也更省力。
不过,“头雁”因为没有风力可以借助,很容易疲劳,所以在长途迁徙的过程中,雁群需要经常地变换头雁和队形,一会儿变成人字,一会儿变成一字。
是不是很聪明?
其实除了智慧,在中国人的心中,大雁是当之无愧的禽中之冠,自古被视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全的灵物。
中国北方的重要关隘,被叫做雁门关。
在中国和印度的传说中,大雁还是愿力的象征,所以,藏佛经的塔也称为雁塔。比如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
而最让人感动的,还是它们对爱情的执念。
它们终身一侣,天涯共飞,从不独活,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自杀或者郁郁而亡。
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的《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说的就是大雁情。
也许正因为此,周代开创的婚姻礼仪“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阶段,其中有五个阶段都有五次要用雁。也许这正是人们对新人可以白头到老,信守不渝的美好祝愿。
白露二候,玄鸟归我告诉小笼包,玄鸟,就是燕子。
燕子在24节气中,属于比较重要的一个物候。比如春分中,也提到了燕子,春分一候元鸟至,说的就是,在春分的第一个五天里,燕子从南方飞来了。
元鸟是燕子,玄鸟也是燕子。
燕子是益鸟,以虫为食,据说一天可以吃掉多只飞虫。
不过它们只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而不善于在树缝和地隙中搜寻昆虫食物。当冷空气袭来,飞虫不见踪影,它们便找不到食物果腹。
所以,在白露的第二个五天里,燕子就紧跟着大雁朝南边飞去,去那里享受阳光和湿润的天气。
燕子还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无论飞多远,它们都能顺利找到回家的路。也许正因为此,人们才总说“似曾相识燕归来。”
讲到这里的时候,包子很兴奋地说,她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白露的两个物候都是关于鸟儿的。
我笑了,其实不止如此呢,连三候也是关于鸟的。
白露三候,群鸟养羞秋冬天到了,除了鸿雁和燕子,还有很多鸟儿,比如喜鹊、麻雀,是不用迁往南方过冬的。这个时候,鸟儿们就需要开始储备一些粮食过冬了。
羞,即“馐”,就是美味的食物的意思。
而且鸟儿们过冬的准备做得很充分,不仅在储存食物,还开始养护增生它们的羽毛来御寒。
包子拍手小手,似恍然大悟般,“连鸟儿都知道要多穿衣服了,看来,我们也得多穿衣服呀。”
的确。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就穿棉。”
夏天那些漂亮的连衣裙,是到了收起来的时候。
就连晚上睡觉的时,也不能再随意光着身子,而是要盖好小薄被,防止着凉。
讲到这里,小包子突然笑得像波斯菊一样舒展,"既然小鸟们都要开始储存好吃的了,我们也得准备点好吃的了吧?”
我听了忍不住笑了。
突然觉得,包子每次那么期待我们讲节气,可能就是盼着这些好吃的吧。
不过白露,还真有不少好吃的。
白露·食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白露时节,正值桂花盛开。桂花很小,但味道却很香,所以民间叫它七里香、九里香。桂花不仅能用来观赏,还能做成美食,比如,桂花茶,桂花酒,桂花糕。
尤其是桂花糕,咬一口,甜滋滋,满满都是桂花的香气。
除此之外,核桃、大枣也都成熟了。
农谚中,素有“白露到,打核桃”的说法。
据说一般要爬上树,提着长杆用力敲打,树上的核桃便会噼里啪啦地掉下来了。
不过核桃刚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外边一般都有厚厚的青皮,这种青皮千万不能直接用手剥去,否则你的手就会被染成紫黑色,而且很久都洗不下来。
每年这个时候,包子奶奶都会给我们买鲜核桃吃。
鲜核桃特别好吃。
它去掉了干核桃的油腻和苦涩,只留下了白嫩嫩的外表和甜滋滋的口感,嚼两口似乎还能感受到核桃肉的汁液。
核桃好吃,可皮儿难剥。不仅费时费力,还总是把人的手染成黑色。
可包子奶奶,却好像永远都不嫌麻烦,许许多多个秋天凉凉的夜里,当我哄着孩子们入睡,她便开始坐在暖黄的灯下——
一点点敲开浅褐色的壳儿,又一点点小心撕去裹在核桃肉上的膜衣,然后,第二天一早,桌上变多了一碗白嫩的果肉。
有的人对你好,是因为你对他好;而有的人对你好,是因为他想让你好,不带任何目的。
而有种温暖,让你每当想起,心底都会涌起细微的幸福感,就好像突然拥有了一床被太阳晒过的暖暖的棉被,让你不再惧怕这世间的寒冷和黑。
『End』
收听其它节气
讲真,如果你不给孩子讲24节气,你一定会后悔的
立秋
如果有怀念,不过是因为,那时,最爱的人还在身边
处暑
我在北京,天气晴。
推荐阅读
北京比赛札记
孩子,你努力的样子,真的美极了
当我的家里有了一面大大的书墙……
我的“极品”婆婆
二胎有多好,谁生谁知道
也许婚姻,就是边走边吵,但永远爱着,不放弃
『看包妈其它原创文章』后台回复“文章”
『听故事』后台回复“故事”
欢迎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ulixianga.com/jlxjc/16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