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九里香 > 九里香炮制 > 正文 > 正文

讲堂丨王雪涛生平最大的一件作品百卉图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22 15:36:21

王雪涛,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年(光绪二十九年)生于河北成安县,年逝于北京,终年80岁。年考入北京美术学校(后改称国立北平艺专),拜师齐白石、王云(梦白)等。先后任教于国立京师大学校、国立北平大学、京华美专、北华美专和国立北平艺专等,年参与组织“新国画研究会”(后更名“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年参与筹建北京中国画院,先后任院务委员、院长。一生从事小写意花鸟画创作、研究与教学,长于描绘花鸟世界的活泼生气,更是国内最早一批接受新式美术教育的国画家之一,在传统画法与现代画法的结合方面独树一帜,在中国近现代小写意花鸟画史上具有开拓意义。

作画中的王雪涛

《百卉图》以灵动率意的笔法,刻画了包括牡丹、白玉兰、芍药、梅花等在内的70余种花卉,所写花卉总量近百。王雪涛盛年时期绘画功力的成熟,及其写生所涉猎的品类之丰裕,亦可从这件作品得到最好的诠释和明证。

王雪涛百卉图

手卷设色纸本

辛卯(年)作

画:34×cm

题跋::24×cm

《百卉图》,34cm×cm,纸本,水墨设色,-年作于北平(北京)。画末左上题:“辛卯谷雨写此卷。立秋日始成。花卉约百种。长约十丈。生平以此卷为最矣。雪涛时居燕市之西城。”钤白文方印“王雪涛印”、朱文方印“立寒庐”。

百卉图

按住下列图片左右滑动浏览全图

全卷以灵动率意的笔法,刻画了包括牡丹、白玉兰、紫薇花、月季花、兰花、芍药、紫藤、梨花、凌霄花、十样锦、夹竹桃、杜鹃花、迎春花、桃花、紫玉兰、丁香花、鸢尾花、金丝桃花、不死花、蒲公英、萱草、油菜花、蜀葵花、虞美人、荷花、菖蒲、红蓼、淡竹叶花、凤仙花、石榴花、鸡冠花、夜来香、灵芝、雁来红、牵牛花、桑葚花、桔梗花、玉簪花、桂花、矢车菊、向日葵、木槿花、山丹丹花、茉莉花、菊花、美人蕉、慈姑花、南天竺花、山茶花、水仙花、仙人掌花、梅花等在内的70余种花卉,所写花卉总量近百。如此多样的题材样式并置于同一作品中,其体量和丰富性,无论是王氏个人还是整个花鸟画史上,均属难得。而王雪涛盛年时期绘画功力的成熟,及其写生所涉猎的品类之丰裕,亦可从这件作品得到最好的诠释和明证。

王雪涛百卉图(局部)

题跋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浏览全图

需要指出的是,王雪涛落款虽为“辛卯”年(年),但雪倩女士称,实际该作主要作于年,转年的年1月31日北平即和平解放,时局动荡之中暂时搁笔,再于年补笔落款完成。此说法与魏氏题跋中之“于解放前后费时近一年始成”一致,可以解释该作品创作时间上的出入问题,并基本可以确定此作的创作时间为-年,主体完成于建国前,可以看作王氏建国前的代表作。

建国后直至“文革”,王雪涛的绘画在中西与古今的双向维度中,均有所涉猎和借鉴,进入创作成熟期,又正值盛年,在体力和精力的双重保证下,创作颇丰。然而,他却用“生平以此卷为最”来定位这件作品,足见其自我定位和认知。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此作在其整个艺术生涯中,的确具有极强的特殊性。

▌首先,创作方式的特殊性。

年,抗战全面爆发,不愿与日伪合作的王雪涛,辞去国立北平艺专教职深居家中,从事作品售卖、绘画研究和个人教学工作,直至建国。然祸福总相依,年至年,鬻艺为生的十几年,虽是中华大地满目疮痍的战事纷乱之期,但此时王雪涛身份转变为单纯的职业画家,得以有更为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浸淫到艺术的积累中,反而成就了他在此间的韬光养晦。

年,动荡的社会时局,致使像王雪涛一样以卖画为生的画家,更因书画市场的萧条而愈加遭遇生存的困境。高居翰(美)著《画家生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版)一书中,曾列举书画买家买画付款的方式之一是盛情款待寓居画家,“画家通常为职业画家,他在某段时期内住在赞助人家,成为家中一员,赞助人期望他制作图画,经常是些耗时费力的类型,并且需遵循主人的旨意。”“董其昌在年房屋被暴民劫掠焚毁之后,就这样住进了同情他的朋友们家中——他最为感人的作品当中,有几幅即出自这一时期,这些画说不定便是为了回报那些人的深情厚谊。”

当年乐善好施的京城富贾逄锡九喜爱书画,自身也擅作花鸟画,并与北京画坛陈半丁、王雪涛、溥心畬、李苦禅、徐燕荪、曹克家、魏隐儒等名家往来甚密。其时生计困难的画家如曹克家、王雪涛等,与其亦师亦友,教授其绘画,同时接受他提供的生活帮助。

王雪涛《百卉图》的创作条件类似高居翰所描绘的情况。作品的整个绘制过程,均在逄锡九家完成(此时王雪涛虽接受逄锡九赞助,但并未寓居逄家)。在中国画史上,大约自宋初以来,即有画家于赞助人家中接受款待或寓居创作的传统,只是往往在创作上会受到赞助人喜好的束缚。这一点,《百卉图》的创作过程有所不同。藏家(赞助人逄锡九)并未在题材上对王雪涛有特定的限制和约束,而是给予了充分的创作自由。相对宽松无忧的创作环境,也是该作呈现出较高水准的重要因素。

年的逄锡九在逄宅前,百花齐放长卷在此处完成

据雪倩女士描述:“当时王雪涛到家里来,也会一起吃饭、喝酒。我家外面有一客厅,有时他累了,也会在那儿休息。”逄锡九儿子逄小威回忆与父亲的对话,称父亲在当时交往的众画家中,对王雪涛的花鸟画最为欣赏。或许我们也可如高居翰那般判断,因与赞助人良好的关系,《百卉图》的高水准,亦是为了回报赞助人的深情厚谊。

50年代藏家逄锡九一家

▌其次,艺术水准的特殊性。

郎绍君曾分析,上世纪30至40年代,王雪涛作品多水墨淡色,秀劲而清雅,可以明显看出新罗(华嵒)与王云的影响。的确,此时的王雪涛处在深入取益研究传统绘画的阶段,先后拟法临摹了多幅形制类似《百卉图》的作品。如《拟陈孔彰花卉卷》(年)、《墨池春满》(年)等。但较《拟陈孔彰花卉卷》和《墨池春满》两幅墨笔长卷更为难得的是,《百卉图》不仅体量更大,且全卷为面貌清丽的设色作品。年,初入北平国立艺专时,王雪涛所学为西画科,后转入国画科,具有西画基础的他,对色彩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ulixianga.com/jlxpz/128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九里香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