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
此时节,桂香已十分,满城甜香。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小时候,很喜欢李清照的这首《拥鸽天·桂花》,但彼时四川家乡所种桂树很少,能闻到桂香的机会不多。
到南京读书,南京大学北园植有一些高大的桂树,秋天的夜晚,我们就喜欢在暗香浮动的校园漫步,特别倾心于桂花的甜香。
那时南京城的桂树,还不像现在这样处处可见,比较集中的观赏地,一是灵谷寺,一是雨花台。我们三五好友,会择一个无课的日子,专程去灵谷寺觅香。
我们也不坐公交车,就骑着自行车,从鼓楼一路向东,相衔而行。天气不冷不热刚刚好,清风拂面,甫出中山门,就有幽香入鼻,那份美好,经年萦绕。
没想到,多年后,我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桂花树。
恬园这株高大的桂树,在当初造园时,是作为“镇园之宝”定调的,所以占据恬园C位,真是要风得风,要雨有雨,惬意无比。
正可谓投桃报李,感知到我们的用心,桂花仙子也十分给力,恣意生长,经十数个春秋,已亭亭如盖。
最近,这株桂树花事正盛,缀在碧叶中的小精灵们,挤挤挨挨,金黄灿灿,好不爱煞人。
桂花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这样四季常青的树种,在园艺中颇受青睐,有花闻香,无花观叶,没有难堪时。
桂花原产我国喜马拉雅山东段,印度、尼泊尔、柬埔寨也有分布。眼下,桂树已广泛栽种于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其适生区北可抵黄河下游,南可至两广、海南等地。
经过长期栽植、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产生了许多桂花栽培品种,超过32个。以花色而言,有金桂、银桂、丹桂之分;以叶型而言,有柳叶桂、金扇桂、滴水黄、葵花叶、柴柄黄之分;以花期而言,有八月桂、四季桂、月月桂之分等。
“佛顶珠”、“日香桂”、“杭州黄”、“波叶金桂”、“朱砂丹桂”、“早银桂”……这些好听的名字,都是桂花的品名。作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桂花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
桂花虽性喜温暖,但也较耐寒,抗逆性强,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除碱性土和低洼地或过于粘重、排水不畅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长,属于好养活的花卉。
桂花有很多别称:因为叶子像圭而称“桂”;纹理如犀,又叫木犀;黄花细如粟,故又有“金粟”名;其清雅高洁,香飘四溢,被称为“仙友”……还有“花中月老”“九里香”“秋香”“天香”等雅号。
据文字记载,中国桂花树栽培历史达年以上。《山海经·南山经》提到招摇之山多桂。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可见自古以来,桂就受人喜爱。
由于桂花树寓意吉祥,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就被誉为“折桂”。在传统的园林配置中,也有“两桂当庭”、“双桂留芳”的称谓,还常把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四种传统名花同植庭前,以取玉、堂、富、贵之谐音。
跟桂花相关的神话故事,最有名的,当属吴刚伐桂。传说中,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汉朝河西人吴刚,因学仙时不遵道规,被罚至月中伐桂,但此树随砍随合,总不能伐倒。千百年过去了,吴刚总是每日辛勤伐树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树却依然如故,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
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颇为可观。
宋之问《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名句。李白在《咏桂》中则说“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植君园”。梅尧臣《临轩桂》曰:“山楹无恶木,但有绿桂丛”。欧阳修《谢人寄双桂树子》谓“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
桂花味辛,可入药。其功效暖胃平肝,散寒破结,化痰止咳,还可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肾虚牙痛。
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达到“饮之寿千岁”的功效。据称桂花酒尤其适于女士饮用,被赞誉为“妇女幸福酒”。
桂花的花语很多,涵盖“崇高”、“美好”、“吉祥”、“友好”、“忠贞之士”、“芳直不屈”、“仕途”、“荣誉”等,总之各各皆好,大家自取所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