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一听要给宝宝用激素类药物,会很抗拒。其实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婴儿湿疹的首选药物。因为从给药途径而言,激素严重的副作用一般都是长期注射、口服引起的。皮肤最大的作用是屏障作用,不是吸收。正确外用涂抹,其副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在治疗宝宝的湿疹时,只要遵循医嘱,根据不同病情、皮损部位、不同年龄选择不同强度的激素软膏,注意控制用药量、用药时间、用药部位,就可以放心给宝宝使用。
新生儿痤疮
01
新生儿痤疮
大约有近一半的新生儿有这样的问题,出生没几天就在脸上长出不少像青少年脸上起的“青春痘”。
这是由于婴儿受到母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出现皮脂分泌亢进所致。在皮脂分泌增加的同时,毛囊上皮会发生角化,毛囊管狭窄,使皮脂潴留从而形成痤疮,症状轻者无需任何治疗。
护理重点:
随着宝宝从妈妈体内带来的激素逐渐代谢,新生儿痤疮一般会渐渐消失,但如果新生儿痤疮比较严重,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用一些治疗痤疮的药物。(轻微的新生儿痤疮可以煮金银花水给宝宝洗脸哟!)
02
新生儿尿布疹
尿布疹也是新生儿常见的皮肤问题,出现在新生儿肛门周围及臀部尿布遮盖部位,属于接触性皮炎。
尿布疹主要因为尿中的氨和粪便中的蛋白酶和脂酶对皮肤产生刺激,从而引起尿布皮炎发生。
如果宝宝超过6个月,痤疮还很严重,就要去咨询医生看宝宝是否存在内分泌的问题。
症状表现开始为潮红、肿胀,逐渐出现丘疹、水疱、糜烂渗出,边界清楚,可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出现脓疱或溃疡,必须及时接受治疗。
预防尿布疹,可以这样做:
使用棉质、透气性好、柔软度高一些的尿不湿。有些家庭会选择用尿布,也同样选择棉质宽松的纱布尿布,并用婴儿专用洗衣液洗涤尿布,用白醋作为天然的衣物柔顺剂清洗,充分过水漂干净,用开水浸泡后在阳光下晾晒。不要用旧的棉布条,或者化纤成分的。
?
勤换纸尿裤或尿布,避免粪便和尿液刺激宝宝的屁屁。
?
注意保持宝宝小屁屁的清洁干爽,每次换尿不湿要用温水彻底清洗,洗完之后用柔软的棉布吸干水分(切记不要来回擦),让宝宝的小屁屁在空气中晾干之后,再穿上尿不湿。
?
清洁完后,给宝宝的小屁屁抹上含氧化锌的护臀膏。
新生儿湿疹
03
新生儿湿疹
新生儿湿疹是由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会反复发作,与遗传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等有关。
好发于头面部,比如额头、双颊、头顶部、眉毛、耳后等位置。
主要表现是皮肤表面出现红斑、米粒样丘疹、疱疹、糜烂、渗液和结痂,炎症反应明显,局部皮肤有灼热感和痒感。
湿疹往往成片出现,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容易反复,儿童期湿疹大多是由幼儿湿疹延续而来。
湿疹可以提早预防:
避免过敏源。回避过敏食物,可以有效预防湿疹。
母乳宝宝,妈妈尽量不要吃易引起过敏的鱼、虾、羊肉等食物,还有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正确的洗澡,并做好基础的皮肤护理。洗澡的时候,宜用温水和婴幼儿专用的沐浴露来清洁宝宝,洗澡水在38℃左右,沐浴露必须冲净(沐浴露一周用1~2次即可),洗澡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即可。出浴后应该用毛巾轻拍皮肤,不要用力擦皮肤,那会伤害皮肤的。
涂抹润肤乳,保持皮肤湿润。润肤乳为皮肤提供一个封闭膜,截留住皮肤角质细胞丢失的水分,这些水分重新回到角质层,填充细胞间隙保持皮肤屏障功能。
不穿化纤衣物,以柔软浅色棉布衣物为宜,衣服要宽松,不要穿盖过多。
修剪宝宝指甲,避免抓挠,头发和眉毛等部位结成痂皮,可涂抹加热晾凉后的食用油(橄榄油或者老茶油也可以哟!)待痂皮变软后轻轻洗掉即可。
湿疹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叫急性湿疹,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看到一个皮损他有渗出,有液体渗出,还有流水比较多的这种,流水比较多的情况,通常还有水肿的表现,那么这种湿疹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急,那么它在治疗的时候是要用湿敷的方法,不能用药膏,我们在治疗当中是很注意的。大家如果有了急性湿疹一定注意不能使用药膏,否则会加重渗出,使急性湿疹越来越重。
第二种叫做亚急性湿疹,它通常是由急性湿疹发展而来,那么亚急性湿疹就是它的渗液没有那么多了,往往只有一点点,但是还是看的出来有湿湿的这样的表现,那么我们在用药的时候就需要用一些洗剂,需要用有拔干作用的一些,像炉甘石,它有收敛拔干的作用,这样既能够止痒,又能够使液体减少。第三种类型就是慢性湿疹,它通常表现为红斑,还有一些有厚皮,有一些还有厚痂。这样一种湿疹,它已经发展到慢性的阶段了,我们就需要用这个渗透作用比较强的药膏,膏剂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容易复发的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在皮肤科的临床工作中,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不管男女老幼,不管什么季节,都可以发生。
在湿疹急性期,以丘疱疹为主,在慢性期以表皮肥厚和苔藓样变为主。皮疹可以局限发展、也可以泛发全身,往往对称分布,形态多种多样。可以同时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抓痕、结痂等等,往往反复发作。如果病因不除的话,则趋于慢性。
痱子
04
新生儿热疹(痱子)
热疹也就是常说的痱子,夏天比较常见,但是其它季节也同样会出现。
尤其是在闷热环境下,出汗后汗液停留在皮肤表面不易蒸发,刺激皮肤后出现热疹,继发感染后还会形成脓疱疹。
热痱
上图是宝宝胸前长出了大片热疹,应该与平常穿太多有关系,说白了就是捂出来的。
热痱转脓疱型
这张图片是较典型的脓疱疹,出现热疹后如果没有控制好,严重下去继发感染就会形成脓疱疹。
淹脖子
这张图里宝宝脖子上的热疹已开始连成一片,尽管如此,但还是能看出有粒粒小疹子存在,这种情况在1岁内的婴儿里面比较常见,我们习惯上把这叫做“淹脖子”。
护理重点:
千万别再让宝宝受热了,出汗后及时清水擦拭清洗干净,然后抹上水性润肤霜或者涂抹液体痱子水(勿用痱子粉)。
如果热疹严重,可以外用一些收敛、止痒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注意别让宝宝抓挠皮肤。
宝宝出现脓疱疹这类严重皮肤问题,医院,以免溃破后造成更严重后果。
新生儿红斑
05
新生儿红斑
新生儿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尚未形成,真皮较薄,纤维组织少,但毛细血管网发育良好。往往一些轻微刺激如衣物、药物便会使皮肤充血,表现为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多形红斑。
多见于头部、面部、躯干及四肢,通常婴儿没有其他不适感。
护理重点:
红斑属正常生理变化,无需治疗,一般在2~3天内自行消退。
不要给婴儿随便涂抹药物或其他东西,因婴儿皮肤血管丰富,吸收和透过力强,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引起接触性皮炎。
粟粒疹
06
新生儿粟粒疹
有些刚出生的宝宝,鼻尖、鼻翼或面部上长满了黄白色的小点,大小约1毫米,这很可能是粟粒疹。
在母体雄激素的作用下,婴儿皮脂腺分泌旺盛,就容易出现粟粒疹,有的婴儿甚至在乳晕周围及外生殖器部位也可见到这种皮疹。
护理重点:
通常在婴儿出生后4~6月自行消失,切莫用手去挤,这样会引起局部感染。
07
宝宝口水疹
1)及时擦拭口水:
蘸干,而不是擦干。口水巾要选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质材料。之后给宝宝涂抹专用保湿霜,保护口周皮肤。
2)准备牙胶:
长牙期时,用硅胶牙胶,促进乳牙萌出,乳牙一旦萌出,流口水的情况会缓解。
3)小口喂饭:
以免汁水溢出刺激皮肤。避免衣领、围巾等磨擦口部,加重过敏。
4)保持宝宝双手的清洁:
勤剪手指甲,避免搔抓感染。
5)教宝宝吞咽:
当宝宝掌握吞咽口水的技能后,就不会往外流了。妈妈可以慢动作多次示范吞咽动作,聪明的宝宝必能get到妈妈的意思。
如上述操作都无法缓解改善宝宝的症状,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
小儿流口水,大多属正常生理现象。
6至7个月的小孩时常流口水;
1岁后随着脑发育的健全,便较少发生;
2-3岁时,吞咽功能及中枢神经进一步完善,就不流口水了。
新手爸爸妈妈都了解了吗?文章最后?记得给小盒子点个赞????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