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还看到一个数据说,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过去了,预计国内已经有大部分人被感染了,还有的人说第一波已经感染了80%以上的人,还有的人说已经有九亿人被感染了,不管是哪种说法,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疫情真的要过去了。
这个所谓的过去,不是说物理层面的过去,而是说疫情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作为一种长期讨论公共语境空间的巨大资源,已经要慢慢过去了。
换句话说,现在的疫情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如此占用人们的公共空间了,人们也不再那么谈疫色变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
任何事物的可怕其实都是有度的,关键在于营造的氛围,一旦开放,人们在短期内可能会陷入各种各样的恐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恐慌很快就会淡忘,逐渐转入对正常生活的投入,然后慢慢开始遗忘病毒,或者选择平视病毒。
尽管奥密克戎变异株出来已经一年有余了,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12月份开放也是有理有据的,也是非常正常的一种。
至于来势汹汹的病毒随着第一波高峰结束后去了哪里,我想病毒在物理世界当然短期之内不会消失,但随着我们越来越多的人被感染之后,当我们的免疫系统有了抗体之后,我们的症状自然就会越来越轻,甚至是免疫病毒带来的传播链条。
这个时候,病毒就会慢慢从物理层面消失。
因为随着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人被感染,自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病毒有了抗体,这个时候就会从物理层面隔绝对病毒的传染链条。
哪怕是病毒不断变异,但随着我们感染人数的增多,病毒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会慢慢微弱起来,可能你又阳了,但你自己却浑然不知,就极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这就例如我们阳了之后,痊愈的几个月时间内,都有可能出现后遗症,具体表现当然为,发冷、发寒,偶尔的咳嗽,亦或是在运动的时候感觉突然的心悸等等。
这些都是属于第一波疫情高峰阳了之后的后遗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自己就几乎感受不到后遗症的存在了,以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后遗症似乎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但还有一个问题在于,第二波高峰似乎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晚。
很多医学专家都曾经说过,由于新冠病毒的变异,很多人都会再次感染上新冠病毒。
理论上,因为一个人一旦感染了病毒,那么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就会做出反应,在痊愈之后,我们的免疫系统就会拥有记忆,记住该病毒,从而在下一次感染之后,我们的免疫系统能够更快做出反应。
但考虑到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比较快,现在的变异株很多,这就会导致我们感染不同的变异株,因此二次感染的几率就会比较大。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好像身边复阳的人其实并不多。
以我身边的人为例,我没有看到一个人是复阳的。大年初一我还去了锦里,人超级多,很多人也没有戴口罩,锦里的人口密度可能比任何公交地铁火车站都还要多,但即使是这样,也没有硬性规定戴口罩,因此我认为,未来不远我们可能还会取消公共交通戴口罩这一硬性规定。
因此,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的说,不会再有比第一波感染高峰危害更大的情况出现了。
换句话说,只要我们过了这第一波高峰,后面的几波感染高峰,理论上不会出现危害更大的情况,除非病毒再次发生了变异,而且是很大的变异。
回顾这疫情三年,我们失去了东西确实太多太多了;从宏观上讲,我们失去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迎来了一个总人口开始下降的时代。
从微观上讲,很多人这三年里失去了收入、工作、更好的机会,甚至就连老婆孩子见面的时间都少了不少。
在这些林林总总的负面感受中,我们或许也是时候重新认识新冠病毒了。
不管是从科学上,还是从我们的认知上,我们对病毒都是从最初的恐惧到现在的淡然,新冠病毒不应该成为占据我们生活的重要东西。
我们应该更多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ulixianga.com/jlxpz/20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