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九里香 > 九里香主治 > 正文 > 正文

广而告之8月1日起开打温州将分时段组织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18 13:45:54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我省将于8月1日开始,全省开放15至17岁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服务。9月1日开始,开放12至14岁人群的接种服务。7月31日,记者从温州相关部门获悉,8月1日起温州12-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将按部署分时段推进。

据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12-17岁人群中,相应年龄段的在校在读学生,集中接种时间具体分4个时间段进行:

1、

15至17岁人群(主要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和技工学校学生)

在8月20至31日集中完成第一剂接种;9月11至19日集中完成第二剂接种,同步开展第一剂的查漏补种工作。

2、

12至14岁人群(主要为小学高段及初中学生)

在9月20至30日集中完成第一剂接种;10月11至19日集中完成第二剂接种,同步开展第一剂的查漏补种工作。

3、12至17岁非上述中小学在校各类人群

由社区居民(村民)委员会做好组织动员发动工作。

此前,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在校学生可于8月20日之后,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接种;非在校的、以及希望提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12-17岁人群,可在监护人的陪同下,于8月1日起到接种点进行接种。

温州市教育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温州全市中学生有近50万,12-17岁人群主要以初高中生为主,建议家长在8月1日-19日提前带孩子去接种,以缓解集中接种的压力。具体方案目前还在审核中。

对于各地防控情况,记者发现温州不同地区陆续发布相应12-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通告。鹿城区卫健局透露,为推进接种工作,鹿城将组建14支巡回疫苗接种队,上门驻点接种。瓯海区防控办建议,辖区内学校按属地要求和方案引导12—17岁学生接种疫苗,并且做好对师生近期行程的摸排和健康管理。

7月30日,鹿城区防控办发布通知,该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将进入18周岁以上人群的第二剂“清零”阶段。在接种工作启动前,鹿城区对余名医护人员进行多场新冠疫苗接种上岗培训;在实际接种工作中,鹿城区以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战场,增设14个临时疫苗接种点,扩大服务辐射范围。8月1日起,鹿城启动15-17岁人群(高中)第一剂次接种,9月1日起实施12-14岁人群(初中)第一剂次接种。届时将在各街镇分别组建一支巡回疫苗接种队,上门驻点接种。

日前,浙江省疾控中心专家就12-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相关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青少年接种如何安排?

12~17岁人群属于未成年人,绝大多数是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技工学校等在校学生,该年龄段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原则上由学校统一组织。

在校学生接种形式分为在学校设点接种和在校外接种两个模式:对于学生人数规模在人以上学校,学校可设临时接种点供学生接种疫苗;未设立临时接种点的学校,学校可提前与社区预防接种单位、方舱式临时接种点、巡回接种点等做好预约,合理做好学生集体接种。

如学生在学校内进行接种,学校应提前将《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告知书发放给学生监护人,监护人签字后收回。学生接种时,需有学校工作人员或监护人陪同,且提前准备好学生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预防接种证》,配合接种人员做好信息登记、知情同意书签署、疫苗验证等工作,接种后于指定区域留观30分钟。

非在校学生可在监护人陪同下,携带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预防接种证》前往社区预防接种单位、方舱式临时接种点、巡回接种点等接种点接种。

青少年接种是否自愿?

儿童青少年和18岁以上人群一样,都是免疫屏障构筑的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按照自愿原则,但学校属于人口密集场所,并且国内疫情防控措施严密,绝大多数人都未曾感染,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一旦有输入性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不仅容易造成局部的传播流行,而且有的人感染发病后还会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因此,通过接种疫苗一方面使得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在青少年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保障在校学生学习生活正常运转。

为此,建议“应接尽接”和“自愿原则”相结合,在充分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的基础上,引导并鼓励青少年积极接种、主动接种。

儿童青少年的新冠疫苗接种和成人接种一样吗?

此次儿童青少年接种的为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方式跟成人是一样的,也是两针,中间间隔至少14天或21天,具体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我国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研发、试验、审批、上市、储存、运输、接种等全程都有非常严格的管理规定。有完善的疫苗冷链系统保障,储存和运输均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接种单位、医护人员都经过了专业培训和严格审核,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接种。成人的和儿童青少年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都是灭活疫苗,它的剂量和剂型都是一样的,从现有临床试验结果来看疫苗诱导的抗体的水平和成人是类似的。

建议新冠疫苗接种和其他疫苗接种中间间隔至少14天,但如果出现外伤、狗咬等等情况,需要打破伤风或者是狂犬疫苗,那不受14天间隔的限制。

哪些孩子不适合打?万一出现不良反应如何应对?

通常的疫苗接种禁忌包括: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具体以疫苗说明书为准。有些禁忌,比如正在发热等是暂时的,当导致禁忌的情况不再存在时,可以在晚些时候接种疫苗。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既往已用的上市疫苗同类品种相比,基本类似,主要包括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全身反应表现相对多的有头疼、乏力和低热等。绝大部分是轻症、一过性的,无需处理可自愈,若症状持续未好转或加重的,请及时向接种点报告并及时就医。

-End-

来源:浙江新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ulixianga.com/jlxzz/170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九里香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