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5月末至年初,在这么长的时间步行上下班途中,以及与各单位、部门的同事朋友们联检验收各处景观绿化时;常常发现城上、御舍温泉、龙凤池、司马小烧等场所内庭院绿地、篱笆墙体、檩柱木作之上,生长着一种土黄浅色虬枝纠缠在一起,树干既有似婴儿胳膊般粗细,也有似碗口般茁壮,且能开出深浅不一橙色花朵的木本绿植。凑得近些亦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花清香,还引来淘气的小蚂蚁爬行穿插于花蕊之间,原来采蜜授粉也有这小家伙儿的一份功劳啊。经向行内的朋友讨教得知,此树种名为:凌霄,乃一种以气生根攀附于它物之上的藤本植物,只向天空生长。别名紫葳(wēi),又称:五爪龙、红花倒水莲、倒挂金钟、上树龙、上树蜈蚣、白狗肠、吊墙花、芰(jì)华、藤罗花等等。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包括台湾地区,日本、印度、巴基斯坦、美国、越南也有栽培。性喜温、阳光充足的环境,稍耐荫。还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行血去瘀、凉血祛风的功效,慎用!不然也不会有“堕胎花”这个别称!“药圣”李时珍称其:“附木而上,高达数丈,故曰凌霄”。《唐本草》书中“紫葳”项下曰:“此即凌霄花也,及茎、叶具用。”早在春秋时期《诗经·小雅·苕之华》“苕之华,芸其贵矣……”中就有记载,当时称之为陵苕,指的也是凌霄。因其攀援向天空生长的气势既惊人又喜人,所以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对玉皇大帝上朝议事、统率天道以及召见万灵的地方,称其为:“凌霄宝殿”,全名:“皇极凌霄殿”,乃天庭中最重要的弥罗宫主殿,众宝殿之首。孙悟空在《大闹天空》中曾妄言:玉帝封他做了齐天大圣,万事皆休;如若不然,定要打上凌霄宝殿!凌霄花还是著名的大园林花卉之一。花朵呈漏斗形,大红、橙红或金黄,色彩鲜艳。花开时枝梢仍可继续蔓延生长,且新梢次第开花,所以花期较长。其花语为:“敬佩、声誉”,寓意慈母之爱,常与冬青、樱草结成花束赠与母亲,以表达对她的感恩、热爱之情。广义上有中、美凌霄之分。一从花冠的长短、花色浅淡来辨别:中式凌霄花色较浅主要以浅橙色为主;美式凌霄花色较深且偏红、也有橘红色;不仔细看的话真不容易分辨。二从叶子表面及数量上也能看出小区别:中式凌霄叶子大多为7片,美式凌霄叶子大都9片以上。“凌霄!”刚一听到这名字时,脑海中立刻涌现出似曾相识的感觉。“怎么这么熟悉呢?”“哦…终于想起来了”,平生第一次听到“凌霄花”!其实是在语文课上,听老师讲述他年轻时所仰慕欣赏的诗人~舒婷女士及那首成名作爱情诗《致橡树》。特别是当他与我们声情并茂的朗诵时,那种专注、投入、向往的神情画面,让人印象尤为深刻。也特别中意这句:“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原文如下: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作者:舒婷.3.27诗人以橡树为内心讴歌对象,表达对于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通过拟物化艺术手法,借用木棉树以内心独白,热情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平等爱情观。舒婷,本姓龚,名佩瑜。幼入学母亲更名:龚舒婷,福建泉州人。中学毕业后,插队到闽西山区上杭县农村劳动。年开始诗歌创作,年调到厦门进入工厂,做过泥水工、浆沙场挡车工、统计员、焊锡工等。年发表处女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引起注目,获—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年调到福建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代表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北岛、顾城、梁小斌等同代人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派大潮。与既为建筑学家、作家又是“新月派”代表人物林徽因女士,两者各自代表作《致橡树》、《人间四月天》是截然不同的诗作风格。而后购得正版精选集一册,才发现年轻时的舒婷老师也是一名“知性范儿”十足的俊俏文艺女青年啊。《致橡树》是她创作于年3月的爱情诗,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致橡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作者通过木棉树与橡树之间的“对白”,来否定世俗眼中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喊出了爱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号,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以此来表达对于爱情的憧憬与向往。《致橡树》是她的成名作,自己也承认:“10年来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总量已经远远超过诗歌。可是大多数读者只记得我写诗,常常把我的名字等同于《致橡树》。”在《真水无香》一书中,她回忆了《致橡树》原型以及创作过程:年,福建有位曾在写作上给予她很大帮助的归侨老诗人,到鼓浪屿作客。那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时,他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的女孩。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内公开谈论喜欢的女孩子可是件很大胆的事!他讲:漂亮的女孩子,大多没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又很凶悍;他觉得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难。当时的她听了后很生气,觉得这是大男子主义思想在作祟,女性与男性应当是平等的。于是,当天晚上回到寝室,她便写就了这首《橡树》交给他,后来出版发表时,才将其改作《致橡树》。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方便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与真挚感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更富于理性气质。此诗中的凌霄花,被她誉为需要攀援于外物生长,是被其贬义了的。而后她又得知凌霄花中也有无需依附、独立成材的品种,亲见之后便又提笔书写了一篇诗作《硬骨凌霄》,为凌霄花正了名,更凸显出舒婷老师为人坦诚谦逊的另一面。经过长时间的对比观察,水镇内能明显体现出凌霄强悍的生命力,就是位于永安石桥东西两侧的这两颗植株。它俩仿佛是从石缝中生生钻出来似的,每到五月春末夏初时节,便会冒出丛丛尖尖细细的嫩芽儿。花开时节常常引得水面上的蜻蜓似小精灵般时而左右、时而高低地颤动着两对儿羽翼翅膀,悠闲飞舞着环绕其间;有时还静悄悄地小憩片刻,看上去轻盈感十足。凌霄花期可长达数月之久。从六月仲夏初,幼嫩的枝叶渐渐碧绿繁茂,数不清的花骨朵儿也逐月而盛,最长可灿烂招展至秋十月。盛花期它们也是很低调的,即使每天往来于永安石桥上的游人众多,也少有人停驻留意它们。到是时常引得好奇的孩子们倚栏观望纷纷叙说着它的艳丽与奇特。花期时节每每途经此处,也会稍作停留。面东南而望众景致之时,眼瞧着沿石桥圆木柱之上蔓延痴缠的新生凌霄植株,长势日渐旺盛。再经反复对比发觉:在晴、阴、雨、雾、多云的不同天气里,太阳光线照耀其上的强弱,令它所呈现而出的色彩也是多层次的;由初绽时的浅橙,而后渐渐黄橙,再至逐渐红橙,渐进且分明。傍晚时分,踱几步置身于木作廊桥内透过花格窗棂观望,却是一番些许神秘景致;且恰巧桥下有摇撸船划水而过,水面轻漾,桨声连连,又是另一番悦心画面展现。而在晴朗的天气里,经充足的阳光照射,花朵所呈现而出的是那种通透明亮的鲜橙色,煞是喜人!再经碧绿河水的映衬,妖娆的身材也愈发显得婀娜俏丽。当然在这么长的花期里,最不能少了的就是这些嘬蜜授粉异常勤奋的蜂儿们!(友情提醒:千万别在此处长时间倚栏观望,进行无防护措施拍摄,小心手机掉落,因本人来此的第一个就已经“噗通”下去了。)此篇取名为《傲骨凌霄》,还有一个缘由:早年曾读过一篇短文《徐悲鸿学画的故事》,其简述内容是: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留学法国时的亲身经历。其中就有这句话:“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也成为他终生的座右铭。来古北水镇游玩度假之时,记得留意这些傲骨凌霄哦!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ulixianga.com/jlxjc/12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