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植物叶子的形状有很多,人们也在不断寻找着每种植物叶子的特点进行艺术创作。但是,在写意国画中“重写意”的文化下,对叶子的形态进行了一些抽象、达意的变化,虽然具有该种植物的特征,但又包含着画者自身的理解、认识和思想情感在其中。下面为大家介绍两种常用的小写意叶子的画法、他们之间的区别以及绘画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基础形状、外观
1、羽状叶子:单片式,叶片形状规则、单一,叶片由一条主叶脉和分布在其左右的多条侧叶脉构成,由于形似羽毛,绘画中称为羽状叶子。在绘画中,很多植物(花卉、果实居多)的叶子用了羽状叶子的画法,如凌霄花、桃子、石榴等。
上图:左为羽状叶子实物图片,右为羽状叶子在写意国画中的画法。
2、掌状叶子:叶片形状不规则、复杂,形似掌形,叶片由三条或以上的主叶脉构成,侧叶脉纵横交错好似蛛网。在绘画中,如枫叶、爬山虎的叶子、菊花、牡丹、牵牛花和黄瓜等植物叶子均属此类叶子。
上图:左为掌状叶子实物图片,右为掌状叶子在写意国画中的画法。
二、叶脉
叶脉是支撑叶子的主体结构,主要给叶片输导水分和养料。叶脉分为叶柄、主叶脉与分(侧)叶脉。叶脉对于指示叶子朝向起关键作用。
1、叶柄:叶子与枝干相连接部分,叶子由此向外发展。虽然在绘画中通常不刻意画出叶柄,但是关于叶柄的认识和理解,对画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2、主叶脉:叶片上与叶柄相连的主脉络。羽状叶子有一笔主叶脉,掌状叶子有三笔或多笔主叶脉。
上图:左为国画中羽状叶子的主叶脉,右为国画中掌状叶子的主叶脉。
3、分(侧)叶脉:分(侧)叶脉与主叶脉相连,在叶子中指示叶子具体方向。特别是在画羽状叶子时,多条分叶脉分布在一条主叶脉两侧,分叶脉的方向不同,叶子的方向(朝向)也不同。
(1)羽状叶子与掌状叶子的分叶脉
上图:左为国画中羽状叶子的分叶脉,右为国画中掌状叶子的分叶脉。
(2)羽状叶子的分叶脉方向决定叶子的方向
上图:左图为相同主叶脉的两片叶子。右1为方向朝下的羽状叶子,右2为方向朝上的羽状叶子。
三、叶脉绘画过程中注意事项
1、主叶脉和分叶脉的线条应有粗细区分,主叶脉线条较粗,分叶脉线条较细。同时分叶脉排列应有序,避免交叉、相对。
2、在叶片半干时勾画叶脉。叶脉绘画应在半干的纸上进行勾画,需注意毛笔水分的控制。纸面和毛笔过湿勾画叶脉会导致线条洇开,线条不清楚,叶子无力。
正确的示范
错误的示范
3、叶脉应简练明确,不宜过于复杂。由于在写意国画中,叶脉意在表现叶子特征和结构,所以不宜过于精细,传神达意即可。
要点总结
羽状叶子和掌状叶子在写意花卉中是两种基础形状的叶子,其形状与特点应牢记在心。羽状叶子一笔主脉,分叶脉在两侧错位排列。掌状叶子三笔或多笔主脉,主叶脉要相连。叶脉应在半干的潮纸上用中锋勾画,粗、细次序要分明。叶柄虽然不刻意的露出,但是加强认识对画理的理解会更深刻。
亦书亦画惟志惟勤
网址: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ulixianga.com/jlxpz/12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