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汪文娟,凌霄花工作室的新成员,一名初出茅庐的新教师,现任教胜利小学一年级语文学科。
于漪老师是一位闻名遐迩的语文教育大师。身为一名新手语文教师,我需要不断学习,才能快速成长,为我的学生呈现更加精彩的课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学习的重要途径便是种是阅读。于是,我走进了《于漪全集·课堂教学卷》,既把自己当作一名教师,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学习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师理念和方式,又把自己当作一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于漪老师的魅力。
《于漪文集》
《于漪全集?课堂教学卷》分为四个部分:知识短文教学、说话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收录了于漪老师十节家常课,充分体现了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观念——课堂应当是充满生命力的。
于漪老师说:“生命的涌动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课堂,承载着育人的重要使命。知识的传授、文化的熏陶、情操的培养,是每一节课的必要任务。但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一场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共同成长的活动。无论是口头表达训练、文本阅读还是写作指导,只有以生为本、激发孩子的生命活力,才是一节合格的课程。
o
让课堂涌动生命
在语文教学领域,于漪老师始终扮演着引路者的角色。20世纪80年代,语文课堂尚未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于漪老师早已走在前头。在一节以“课外阅读情况交流和课外读物的介绍与推荐”为主题的课堂上,于漪老师先后邀请了32位孩子对自己近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介绍,介绍完后由倾听的学生进行点评。学生们各个都像小老师一样为大家介绍自己的阅读成果,并和老师、同学积极互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口语表达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整个课堂都充满生命的活力。
于漪老师这一教育理念启发着身为一线教师的我。在日常教学中,我体会到,一节课即使拥有精心的设计、华丽的语言,缺少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课堂都将是黯然失色的。因此,我的教学理念是全员参与。课堂上,我告诉我的学生们,每个孩子都要发言,通过指名发言、师生合作说、同桌讨论、四人小组合作发言、男女生合作朗读、多人合作演读等方式,我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我是孩子们的领路人,他们也常常能带给我很多的意外和惊喜,我想,教学相长大抵如此。
于漪老师说:“教心必知心。”这一教育理念与心理学上所说的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观点不谋而合。想要教好学生必须先懂学生,不同学生在不同阶段,其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开展。
在教授《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时,于漪老师说:“重复是学习之母。”她很懂学生。知识就是在不断的重复里得到巩固,在不断的重复里建构起新的知识。于漪老师非常清楚学生的知识阈值。因此,她首先请学生回忆已学习的有关《战国策》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了旧知识。随后,她分别请三位学生查阅并朗读《辞海》、《中国历史大辞典》、《大学语文》三本资料里有关《战国策》的条目,请其他学生对以上内容和书本上的内容进行归纳。三本资料里有不少重复的知识点,例如国别体、史书、记录策士言论等,不断的重复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进一步归纳又是另一种方式的重复和学习,新知识也在课堂上建构起来。
多收获
爱阅读
教学是一门艺术。于漪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在她的课堂上,老师是导游,学生是游客,导游引领着游客步步前进,路途中和游客精彩互动,共同发掘那美丽的风光。
正如于漪老师所说的,涌动着蓬勃生命力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作为一名90后新教师,我敬佩于漪老师的博学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深感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做到让我的课堂涌动着生命力。
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让我们一起永远在学做老师的路上。
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ulixianga.com/jlxzz/12776.html